【公益】正视未来·点亮希望——斜视儿童救助行动正式启动
来源:新安希玛眼科 2019-01-10
如果有一天我的理想被风雨淋湿,你是否愿意回头扶我一把?
如果有一天我无力行走,你是否愿意陪我一个温暖的午后?
如果那是一双你不熟悉的眼睛,你是否愿意把善良当做路牌?
如果这是一个国家的未来,你是让他酣睡不再彷惶?
10月份对眼科界来说是一个特别的月份,10月13日是世界视觉日,本周也是亚太眼科学会护眼周,为响应这个特别的日子,深圳希玛林顺潮眼科医院、亮睛工程慈善基金、周大福慈善基金会联合主办的“希玛·亮睛工程·周大福慈善基金会-儿童斜视眼救助大行动”在深圳希玛林顺潮眼科医院正式启动。作为本次活动的合作单位,深圳红十字会及深圳狮子会、深圳市妇女儿童发展基金会的领导出席活动并致辞。
“希玛·亮睛工程·周大福慈善基金会儿童斜视眼救助大行动” 正式启动
百名贫困斜视儿童将获救助
亮睛工程多年来在全国各地开展防盲扶贫的工作中,发现了不少迫切需要救助的贫困斜视儿童患者,由于家庭贫困的原因,没有经济能力支付治疗斜视的手术费用。
为帮助全国各地贫困的少年儿童斜视患者,周大福慈善基金会慷慨捐赠人民币80万元予亮睛工程开展此次“贫困斜视儿童可来深圳免费手术”项目。该项儿童斜视救助大行动公益项目首期计划免费救治100名18岁以下的贫困斜视患儿,所有手术均由深圳希玛眼科医院的、香港和内地团队负责,并采用的手术设计,及前沿的显微镜下微创手术方式。目前,首批6位患儿已全部成功通过手术矫正了眼位。周大福慈善基金会副理事长刘璞女士表示,很高兴有机会能帮助这些贫困的患儿消除因斜视而带来的弱视威胁,点亮成长希望,看到他们手术顺利正常,心里非常感动。
首批6名患者成功手术,露出久违笑容
10月12日-14日,在深圳希玛林顺潮眼科医院,亮睛工程创会主席、亚太眼科学会会长、深圳希玛林顺潮眼科医院院长林顺潮教授、小儿眼科卡夫恩医生、曹贺医生为首批6名斜视儿童实施免费斜视手术。凭借严格的术前检查与个性化方案制定,手术进行得十分顺利。
林顺潮教授为首批斜视术后患儿检查伤口,查看效果
小敏是首批接受免费救助的患儿之一,来自贵州省偏远的威宁县海田村。小敏一出生就右眼内斜,目前伴随800多度的近视问题,看书写字需要趴在桌子上才能看得见,尽管如此,年仅6岁的小敏依然尽力克服困难,刻苦学习。
小敏的父母一辈子都在山里务农,全年收入也仅能维持温饱,小敏是这个家庭走出大山的希望。妈妈说,担心她长大以后因为斜视被人看不起,担心她以后视力越来越差。为了治好小敏的眼,父母也从小敏2岁开始就多次带她到山外看病,每次都要徒手翻越悬崖峭壁,行走100公里的山路到县城看病,但每次一谈到手术费,全家人都发了愁。对他们来讲,即便是几千元,也是一笔巨额的开支,小敏的病情才拖延到今天。
小敏主刀医生深圳希玛眼科医院小儿眼科顾问卡夫恩介绍,小敏为共同性斜视,术前右眼是主斜视眼,棱镜度40°,通过手术矫正,现在的双眼眼位居中,交替遮盖无偏斜,只有轻度颞侧球结膜充血,一个礼拜后就会有所好转,而视觉功能,大概需要一个月左右的时间。
他还叮嘱家长,术后要做双眼遮盖,让孩子多闭目养神,尽量少转动眼球,以免影响愈合。为尽快消除复试,提高手术效果,建议有条件的患者可做一些融合功能训练。
目前,首批6名救助患者皆已成功手术,手术良好。3位来自贵州偏远山区的孩子已顺利出院,脸上露出了开心的笑容。她们终于再也不用担心同学异样的眼光,终于可以和同龄人一样正眼看世界,正视光明的未来。等待她们的将是一段的全新的人生旅程。
温馨提醒:儿童斜视 不容忽视,应及早治疗
斜视眼 (Strabismus) 是儿童常见的眼病之一,我国儿童斜视的发病率高达2%。原因是双眼视轴不平衡,常见的是一个眼球向内或向外倾斜。斜视眼不只影响仪容,重要的是会影响视力,延诊和误诊会引至弱视等并发症。弱视可能导致视力性损伤,如丧失看立体感的能力,早发现早治疗是关键。
亮睛工程创会主席、亚太眼科学会会长、深圳希玛林顺潮眼科医院院长林顺潮教授指出,斜视越早治疗,对孩子后期视力发育越好。0-7岁是治疗黄金期,其的机率超过九成,如果在7-12岁进行治疗,成功率亦有七成;超过12岁即使接受了治疗,也只能改善外观,对视觉帮助不大。但家长们,特别是贫困地区的家庭,普遍缺乏对斜视的正确认知,而且还存在就医难等现象,使孩子们不能得到及时的治疗,发展受到终身影响。
小儿眼科、深圳希玛林顺潮眼科医院顾问医师卡夫恩介绍,目前中国大部分地区都可以开展斜视手术,但前沿的显微镜下微创斜视手术依然未普及,仍存在提升的空间。
公益的实质在于参与,在于点点滴滴的行动,
亮睛路上,期待多爱心人士的同行!
愿我们的爱心能帮助多需要帮助的人,
愿所有贫困斜视儿童都拥有一个光明的未来!